我公司開展“涢水大講堂”——全國第21個安全生產教育宣講活動

“安全生產月”延伸閱讀
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由國家經委、國家建委、國防工辦、國務院財貿小組、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事業局等十個部門共同作出決定,于當年5月在全國開展安全生產月,并確定今后每年6月都開展安全生產月,使之經?;?、制度化。
2.選在6月的原因
那么問題來了,安全生產月為什么是6月呢?
據全國每年事故統計,6月份是事故高發時期。自6月開始,氣溫在逐漸升高,這個時間段無論是人員還是機器設備都處在一個過渡期,5月適宜的溫度到6月高溫易讓很多從業人員產生疲憊、體溫升高、暈厥等不良反應,快速變化的氣溫無形之中增加了作業危險系數。
高溫環境對很多機械設備正常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配電房需在低溫環境下作業、?;穬Σ厥业臏囟炔灰诉^高等,若是高溫來的突然,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很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所以迎接炎熱的夏季來臨之前,首先要在過渡期把必要的安全防護、安全檢查工作落到實處。
在氣象方面,6月依然是一個氣候多變化的季節,易發生極端天氣,正是由于氣候的突變情況增多,應急準備跟不上,才會導致6月份安全事故居高不下,所以安全月選在6月份十分必要。
3.安全生產月的意義和內容
“安全生產月”是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的宣傳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全面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努力掌握基本觀點、理論體系和科學方法,用以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安全生產月”是嚴格安全管理、壓實安全責任、推動問題整改的工作落實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三中全會講話中強調,負責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的部門,一定要始終繃緊神經,不能有絲毫松懈、半點馬虎。
“安全生產月”作為安全生產領域影響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大型群眾性互動體驗活動,肩負著推動安全生產重點工作落實,促進安全生產水平提升和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重要使命。
“安全生產月”是增強安全意識、傳播安全知識,提升安全技能的安全科普月。
一個人的安全意識和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接受教育和訓練形成的。
目前,全社會的安全素質已有明顯提升,但安全發展理念和安全紅線意識樹立的還不夠牢,社會公眾特別是從業人員的安全知識和技能總體偏低,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問題時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每年造成死亡人數仍然很高,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通過安全生產的廣泛宣教,能夠切實提升人的安全意識,規范人的安全行為。
工作為了生活好,安全為了活到老。安全是個人健康、家庭完整、單位穩定、社會和諧的共同基礎,也是每一個職工、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單位、每一個政府的共同期盼。所以,安全理應常抓不懈,人人當求本質安全。
十五條措施摘要如下:
一、嚴格落實地方黨委安全生產責任
地方各級黨委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將履行安全生產責任情況作為對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干部考核、有關人選考察的重要內容。
二、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責任
地方各級政府要組織制定政府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和“年度任務清單”。各級安委會要創造條件實體化運行,組織定期研判重大安全風險,滾動排查重大安全隱患,主動協調加強民航、鐵路、電力、商漁船碰撞等跨區域跨部門安全工作。
三、嚴格落實部門安全監管責任
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依法依規抓緊編制安全生產權力和責任清單。對職能交叉和新業態新風險,按照“誰主管誰牽頭、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的原則及時明確監管責任。對直接關系安全的取消下放事項,要實事求是開展評估,基層接不住、監管跟不上的要及時予以糾正,必要時要收回,釀成事故的要嚴肅追責。
四、嚴肅追究領導責任和監管責任
對不認真履行職責,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不僅要追究直接責任,而且要追究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責任、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特別是重特大事故要追究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的責任。
五、企業主要負責人必須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
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實際負責人,要嚴格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對本單位安全生產負總責。對故意增加管理層級,層層推卸責任、設置追責“防火墻”的,發生重特大事故要直接追究集團公司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的責任。
六、深入扎實開展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
國務院安委會立即組織開展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統籌疫情防控和公共安全,對人員密集場所和高層建筑封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立即責令整改。
七、牢牢守住項目審批安全紅線
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建立完善安全風險評估與論證機制,嚴把項目審批安全關。傳統產業轉移要符合國家產業發展規劃和地方規劃,嚴格執行國家各行業的規范標準,嚴格安全監管,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對地方政府違規審批、強行上馬的不達標項目,造成事故的要終身追責。
八、嚴厲查處違法分包轉包和掛靠資質行為
嚴格資質管理,堅持“誰的資質誰負責、掛誰的牌子誰負責”,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嚴格追究資質方的責任。
九、切實加強勞務派遣和靈活用工人員安全管理
生產經營單位要將接受其作業指令的勞務派遣人員、靈活用工人員納入本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的統一管理,履行安全生產保障責任。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要帶頭減少危險作業領域靈活用工人員,但不能以安全生產為名辭退農民工,要提高工人安全素質,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十、重拳出擊開展“打非治違”
狠抓一批違法違規行為和事故的處理。深挖嚴打違法行為背后的“保護傘”。
十一、堅決整治執法檢查寬松軟問題
安全生產執法檢查要理直氣壯,緊盯各類違法行為不放,督促企業徹底整改。
十二、著力加強安全監管執法隊伍建設
針對安全生產執法隊伍“人少質弱”的實際,各地要按照不同安全風險等級企業數量,配齊建強市縣兩級監管執法隊伍,確保有足夠力量承擔安全生產監管執法任務,不得層層轉移下放執法責任。
十三、重獎激勵安全生產隱患舉報
鼓勵社會公眾通過政務熱線、舉報電話和網站、來信來訪等多種方式,對安全生產重大風險、事故隱患和違法行為進行舉報。
十四、嚴肅查處瞞報謊報遲報漏報事故行為
對初步認定的瞞報事故,一律由上級安委會掛牌督辦,必要時提級調查。
十五、統籌做好經濟發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
注意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提倡互相協助、相互尊重、齊心合力,共同解決好面對的復雜問題。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握好政策基調,堅持穩中求進,善于“彈鋼琴”,高質量統籌做好各方面工作。